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信访闲话

        前天中午打车去东四十条赴朋友间的小聚会。半道上,的哥问我:“大哥,会微信吗?我没零钱,可以微信支付的”。我听后小有骄傲的回答:“兄弟啊!您这小看我了。老哥哥玩手机,虽然技术一般般,但上微信微博是老手了”。

       的哥又说:“大哥,听你刚才打电话,是律师啊!我有小问题不知道能不能问?我老家山东xx市的俩亲戚为了承包地的事与乡里闹别扭。从网上听说,李克强总理欢迎来北京。于是他们来北京上访,要找李总理但被当地接了回去,这有什么办法吗?”

       我回答:“兄弟啊!总理可难以有时间接待进京上访者。你得告诉你的亲戚要按程序来。”

        下车了,我的心里仍惦念着的哥的问题。记得2015年,有朋友将当时网上流传甚广的有关李克强总理的下面这个图文发给了我。我看后是一点暖流上心头,中国时下太需要领导来关心弱势群体了。于是把这个图文发上了微博。两年半的时间,阅读量超过270万,影响蛮大的。前不久,还有几个河南的被拆迁人来我的办公室说他们也面临以村委会名义组织的强拆威胁,本来想学贾敬龙、范华培等人一拼了之。但看到我这个微博,认为党中央是好的,是关心人民群众的,便进京上访。虽然没有见到总理,但在国家信访局接访大厅值班律师的指导下明白他们的拆迁还可以走行政诉讼的路。于是找到了我们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后,在律师帮助下去法院立了案,目前尚在诉讼程序中。

        也有朋友对我说,李克强总理的“假如你在地方见不到阳光,请你到北京来,中南海的大门永远向你打开。” ​这段话现在找不到官方出处。我也查了一下果然没有。那图文上的李克强总理这段话到底说没说?在2013年两会后为什么流传甚广?对此,我的认识是:

        第一,李克强总理是否真的讲过这句话已不重要,而这个图文表现出一种心情,各方面都希望中央与基层有较好的沟通渠道。近几年后,信访渠道较周永康时代大有好转,尤其是网上信访有进步。作为总理关注基层民众疾苦是一种责任,这句话体现了公仆精神。总理虽然无法去具体接访,但表示了一种草民情结是正能量。其实,上届总理温家宝先生也多次表达类似的言词。

       第二,基层民众迫切需要一条向中央反映问题的渠道。相信这个图文里李克强总理的话之实质是相信中南海里的党中央、国务院,这是许多上访者的共同心态。这个希望不破灭,当事人就不会破罐子破摔。保护进京上访渠道畅通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是让社会矛盾有一个减压阀,减少社会矛盾激化。而一些地方政府不下力气解决问题却把精力花在了解决向政府提出问题的人身上,实在是本末倒置。

        第三,上访是个难活。信访工作,尤其是接待、解决进京上访者提出的问题十分不易。好在我认识的国家信访局的同志都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绝大多数人的上访之路很苦;二是绝大多数上访者是确有问题需要解决。近几年来,国家信访局督办的案件也证明了这两点。但是总体上信访问题没有根本好转,上访者不满意的情况还很多。

        第四,上访是一个苦活。信访解决问题效率低下,重复上访多的主要原因是这个体制还需要改进。“懒政”“恶政"不除,矛盾就难以真正化解。访民中传的“村到乡,乡到县,一直跑到国务院。国务院批转件,地方照样不见面”这句话是现实写照。我们曾想“让纠纷进法院解决”,实际情况是进法院易了,解决问题仍然难。

        第五,上访是个技术活。许多进京上访效果不佳的原因是路线错误。要找总理绝大多数人肯定是难以找到的,总理管不了所有的事。上访者一是要逐级上访,非特殊情况不要越级;二是找准主管机关,土地问题先找国土部门,环境问题先找环保部,案件分别找公检法,别搞混了。

        我总是在想,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暴力革命。改革中问题还是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民主与法治说易行难,但不说不行,不行也不行!​​​

话题:



0

推荐

王才亮

王才亮

103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作为全国拆迁和征地专业律师所,我们始终不会忘记我们的社会责任!我还是那句老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一定是人们一天一天建成的。中国法治的长城不是一个人所能建成,但一定是一个一个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建成! 我们衷心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 新址:北京市宣武区太平街6号富力摩根中心E318室 电话:010-59361446、59361447、59361448、59361449、59361450、59361451 我的 邮箱:cailiang329@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