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短暂的江西兵团与不短暂的战友情(修改版)短暂的江西兵团与不短暂的战友情(修改稿)

        狗年新春,两件事促使我花了三个半天写这个短文。一件事是每次到景德镇,都会去中国直升机研究所背后的大峰尖爬山,需要经过景德镇印刷机械厂(又称中景集团)才能从三宝村登山。而每次路过印机厂总感觉似乎有点联系。

         今年初二在山上休息时写了篇短文:“初二登山有感”,当即发上了微博微信。下山回住处再次路过印机厂时,想到了另一件事即初一中午收到的李剑萍大姐的拜年帖子:

  脑洞大开,剑萍大姐是我在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独立营(进贤永桥农场)时的战友。她的父亲、弟弟与我及我的父亲、弟弟都是我工作过的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的同事。剑萍大姐退休前在印机厂工作,印机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属兵团系列,番号是江西生产建设第二十三团。印机厂——兵团,战友情,这让我感到应该写篇文章,回顾短暂的兵团生活与不短暂的战友情。由于没有查阅档案资料,而是凭借个人记忆以及参考网上战友的文章,谬误难免,欢迎指正。

       1969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正式组建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成立之初,没有师的编制,直接管辖下设的11个农业团和12个工业团以及两个独立营。

  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的筹备工作于1968年开始,由当年的大军区福州军区负责,所以组建后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胡定千任司令员,31军政委郑国兼任政委。还有个第一政委程世清,当时是权倾一时。程世清曾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时任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西省委书记、江西革委会主任等职。三人都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兵团组建之初总部设在南昌市新建县长凌镇,同年年底迁往新建县望城岗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即现在的南昌陆军学院院内。不知何故?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事件前的6月,福州军区就命令江西兵团总部停止办公,公章封存作废,兵团机关的现役军人7月就全部调入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在此后亦组建福州军区江西农建师,师部设九江。

       江西兵团是否还设有其他师机关,老人们的回忆叙述不一,尚待更权威的查证。许多兵团人说没有师级机关,但我记得文革前的景德镇市委书记王树衡文革中被打倒,复出后第一个职务就是任二师师长或政委(此后担任航空工业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党委副书记,昌河飞机制造厂党委书记。1977-1985年任中共赣州地委书记、宜春地委书记,1985年4月至1993年5月任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有意思的是在官方王树衡逝世后的讣告及生平介绍中没有在兵团二师任职的表述。但下面的故事是我亲历,在会场的25团、26团、独立营副排长以上有好几百号人见证了那个时刻。

        当时的二师管辖25团(东乡铜矿)、26团(东乡磷肥厂)和独立营(永桥农场)等单位。“九一三事件”后不久,二师首次亮相就是在东乡召开全师干部大会(所属两团一营的副排长以上人员参加)传达了有关“九一三”事件中央文件后才向逐步向社会公开的。从文件传达中,我们听说了“571工程”,听说了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是林彪集团准备政变的计划中的依靠(或借用)的力量之一,真有点不明究里,忐忑不安。记得那天是清晨从永桥出发,驱车四十里地到东乡。会后中午大食堂吃饭时,王树衡看望了独立营来自景德镇的部分与会人员,说了几句有点乡情的人话,大家心里稍微踏实一些。

        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是否有师的建制?百度百科上的记载说没有,而是认为兵团撤销后仅成立“农建师”的说法是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第一,二师这次干部大会是在“九一三事件”尚未向公开的时刻召开的。公开宣布停止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总部的活动肯定是“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第二,二师肯定不是“农建师”,至于永桥的独立营划归二师可能是五连(八一仪表厂)以及离东乡近的缘故。

       1972年下半年,江西省恢复了劳改局,接管了原来兵团的大部分下属单位。1975年5月,军委命令正式撤消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番号。在此之前,独立营番号已经不叫了,改叫江西省进贤县永桥农场(江西省第一劳教所)……。

  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共有23个团和2个独立营。其中1至11为农业团番号,均通过接管原劳改农场或国营农(林)场设立:

        一团为赛湖农场,位于九江市瑞昌县境内;

        二团为芙蓉农场,位于九江市彭泽县境内;

        三团为珠湖农场,于上饶地区鄱阳县境内;

        四团为成新农场,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五团为朱港农场,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六团为乐丰农场,位于上饶地区鄱阳县境内;

        七团为安福农场,位于吉安地区安福县境内;

        八团为恒丰农场,位于九江市永修县境内;

        九团为鲤鱼洲农场,位于南昌市南昌县境内;

        十团为恒湖农场,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十一团为邓家埠机械农场与塔桥农场,位于现鹰潭市境内;

          我所在的独立营为进贤永桥农场,位于现南昌市进贤县境内,因当时南昌的八一仪表厂一度搬来为第五连并生产,所以1971年独立营归设在东乡的二师管辖。

        另一个独立营为南昌开关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兵团下辖有十二工业团即第二十一团至三十二团,其前生大多为劳改工矿企业,番号如下:

       二十一团为九江国棉三厂又名九江灯心绒厂,位于九江市区内;

       二十二团为浮南瓷土矿,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境内;

        二十三团为景德镇新生印刷机械厂,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境内;

       二十四团为景德镇三六无线电厂,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境内;

        二十五团为东乡铜矿,位于现抚洲市东乡县境内;

       二十六团为东乡磷肥厂,位于现抚洲市东乡县境内;

       二十七团为高安新华煤矿,位于宜春地区高安县境内;

       二十八团为江西化工机械厂,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境内;

       二十九团为桐木岭汽车制造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三十团为进贤农药器械厂,位于南昌市进贤县境内;

        三十一团为江西光华塑料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三十二团为南昌化学纤维厂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

       我所在进贤永桥的独立营,共有五种人组成。其中最多的组成人员是来自景德镇市和上海市(主要是杨浦区)的共三批中学毕业生,每批分别约三百人,约占独立营战士的三分之一。

       中学毕业生去农场,始于 1968年7月1日,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根据中央有关毕业生分配的指示精神,对中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安置问题发出了通知,决定从7月开始,按着“四个面向”的方针进行分配。于是,独立营的第一批战友是景德镇的老三届高、初中毕业生于1968年9月分配到景德镇市三龙农场。1969年因为要给驻军让地方而整体搬迁到进贤永桥农场。

       第二批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应于1969年毕业但延迟到1970年1月才毕业分配到独立营的景德镇市瑶里、鹅湖、坑口等中学的初中毕业生。第二批去独立营的69届初中毕业生,是在1970年1月30日在景德镇市人民广场登上大卡车去永桥的。而28、29两天,这里分别把更多的69届送上车去兵团的三团(珠湖农场)和六团(乐丰农场)。从距离上说,三、六两团均在景德镇市邻近的鄱阳县境内,比我去的永桥要离家近一倍以上距离。但事后了解到,这两个团均是鄱阳湖滨围湖垦荒建设的,自然与生活条件更差一点。

        第三批到永桥的是1970年四月来的上海知青。他们于 1970年4月18日坐火车离开上海。4月19日下午到进贤火车站。然后坐的帐篷卡车(当时叫军用卡车)到永桥。

       除了景德镇与上海知青外,独立营构成人员中,数量第二多的是原永桥农场的劳改人员(即服刑人员)以及刑滿留场就业职工及家属。数量第三多的是原永桥和三龙两个劳改农场的管教干部及其家属。数第四多的是第五连(原南昌八一仪表厂)的职工。数量最少但权力最大的是从部队抽调而来担任营、连及武装排领导的现役军人。

        我到永桥农场后,对外写信都是落款邮政地址:“江西省进贤县1357信箱一连”。全营知青,无论男女,也无论是高中、初中毕业生,都是每月发生活费16元,仅够吃饭及买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但相比较农村插队落户拿工分的知青无疑稳定一些。我所在的一连与二、三连都是农业连,说是兵团战士,其实就是军事化的农民,主要任务就是干农活。一年四季在水田旱地里忙,“脸朝黄土背朝天”,实在挺辛苦的。但是,兵团的军事化管理下,劳动之余的学习、文体活动比插队知青要丰富。

       1972年12月,我离开了劳动了35个月的独立营来到了22团(浮南瓷土矿)。这一年,原划归兵团的部分劳改单位基本上都恢复了监狱身份,22团改称江西省第三监狱。该团原有的知青绝大多数已经分配至地方企业,而分别从3、4团各调6名,独立营调60名知青紧急组建武装连,担任监狱的警卫任务。于是,我从独立营一连一排副排长变成了浮南矿武装连二排六班战士(机枪副射手),手里的农具换上了武器。次年,改任二班长。我们班共八人,任务是负责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的那个三层圆桶型岗楼(时称“二号岗楼)站岗警卫任务。1974年,每个月生活费升至26元,再加上发给化纤布的仿军服(夏装冬装等),工作强度显著下降,生活相对宽裕,再加上浮南矿离景德镇市中心仅23公里,每月4天休假也可以回家,但是,我们的内心仍感到孤独、茫然。

        1975年5月,军委命令正式撤消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番号。此时,正规军来接了我们的防务。三个月后,我离开了浮南矿,被分配到景德镇市景兴瓷厂当工人,告别了近六年的兵团生活。

       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从1969年成立到1972年实际上脱离部队管辖,即使加上之前筹备和之后的过渡如疏散人员和恢复监狱、至1975年正式撤销番号,前后也只有6年多一点时间。如今,兵团已离我们远去,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短暂的历史。

        6年,对历史只是一瞬间,但对当时的兵团战士来说是极其宝贵的6年青春年华,不可能鸟过无痕,雁过无声。虽然,绝大多数知青离开兵团后各奔东西,经历各异,但兵团的烙印与生命同在。于是,这种烙印成为一种纽带,影响到兵团人离开兵团后的社会活动。虽然是限于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没有正规的转退军人联系那么密切,但战友之间共同语言自然多一些,不少战友结为伴侣,更多的战友保持着兄弟姐妹的情谊。而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独立营战友的大规模的交流在告别兵团后有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离开兵团后,没有了恋爱禁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便纷纷结婚。从1975至1980年,是原兵团知青结婚的相对集中的时期。接二连三的参加战友婚礼是共叙友情的机会,也是一道景观。男战友结婚时,常常见数十位穿着旧兵团服的战友陪着去接新娘,场面十分的壮观。  

       第二次兵团战友聚会高峰是从十年前一些战友退休或退居二线有了空闲开始至今。独立营战友在热心战友的组织下多次举行形式内容多样的聚会。2008年9月20日下午,在景德镇市金叶大酒店举行了首次聚会,330名战友参加,其中有近百名战友是从上海、南昌、萍乡、抚州、北京、广东、杭州等地远道而来。2008年9月21日早晨,永桥农场知青230人从景德镇市人民广场乘车出发前往永桥农场参观,受到农场方面的热情接待。

        之后,还扩展到了独立营的上海战友聚会,浮南矿武装连战友回矿参观并聚会,一中、二中、鹅湖、小源、坑口、瑶里等中学同学分别组织回校参观与聚会。

       近几年来,独立营每年正月初八为七十岁者庆贺生日的活动,AA制同样热热闹闹。这个活动把老三届的大哥大姐与69届的弟妹们联系在一起,回顾那六年乃至更远久的故事,交流中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语充滿着战友情谊。

        今年的活动是为1949年出生的战友庆寿,我是早早的报了名参加。在独立营的战友中,我是年龄较小者之一(69届初中毕业生的标准年龄是1953年生的人),加上个子不高,当年在农场的劳动与生活中都得到许多大哥大姐的照顾,至今难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是吾辈人微力弱,平时帮不上战友的忙,聚会活动又缺少音乐细胞上不了节目。然而,我始终保持较高的参加战友聚会活动的积极性,每次都从北京飞来。

       战友情,情谊无价。我希望当年相处与共6年结下的战友情能延续六十年。

话题:



0

推荐

王才亮

王才亮

103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作为全国拆迁和征地专业律师所,我们始终不会忘记我们的社会责任!我还是那句老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一定是人们一天一天建成的。中国法治的长城不是一个人所能建成,但一定是一个一个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建成! 我们衷心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 新址:北京市宣武区太平街6号富力摩根中心E318室 电话:010-59361446、59361447、59361448、59361449、59361450、59361451 我的 邮箱:cailiang329@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