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有的人认为是个负担,网上也有人予以否定。而我认为知青岁月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有些惨但仍然是个精神财富。因为,上山下乡与文革一样,非我们这些当时的青年学生所能决定,但我们这一代人中的极大多数经受了考验。
5月14日下午,在某省安全厅任职的余祖新兄来电话咨询个法律上的问题。隔了许久未联系,自然是要互相关心一番之余,问一问共同的熟人近况。我们都是奔60的人。且是景德镇市鹅湖中学同学。1970年1月,又同去永桥农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独立营)一连,成为战友。只是他文笔比我好,在连部当文书,而我在农业排任8班长,虽后升副排长,其实还是农民。所以,他比我有时间学习当时能学的马列主义,我比他农活更内行。
1972年12月,我们从永桥到了浮南矿,与来自成新农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4团)、珠湖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3团及浮南矿当地的知识青年20人,组建江西省第三监狱武装连,作为监狱的警卫力量,算是一同扛过枪。此前的三监,文革中撤销监狱,改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22团,这才刚恢复为监狱,没有劳改人员。记得组建武装连才数日,就去珠湖农场押解近千名劳改人员到三监。
在三监,他还是文书,次年就带着未结果的恋情被保送去了吉林大学法律系读书,而我从机枪副射手升任二班长,依旧是在山沟里站岗放哨三年至1975年武警接防,才结束十分孤苦的生活回景德镇进了景兴瓷厂当了最累的但也要技术的装坯工。此后,我以工代干,做过保卫、共青团、落实政策,企业管理等工作,直至国家二级企业瓷用化工厂的企业管理科长、保卫科长。1988年,我改行当了律师,碾转进了北京,也算是满足了个人理想。
祖新兄则早已是人才,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公安厅工作直至<江西公安>杂志主编。再往后,他从公安厅分到安全厅当宣教处长,是个教育别人的角色,也是人尽其才。故此,他是作家协会成员业余,他的小说也是很有情节的。
坦率直言,我俩都是普通工人的儿子,所以共同语言较多,我们都希望社会发展的更好,多一些公平发展的机会,少一些不公。我俩都爱笔耕,生活都很充实。他有多本小说问世,风花雪月,陶冶心情,无愧作家风范。而我陷于法律实务类的著作,虽压力倍增却也成果颇丰。
龙桥知青的聚会,我俩都是积极的参加者。我们又想到,今年12月,是组建江西省第三监狱武装连40周年。当年扛枪站岗,可是有很多故事的。能否聚会一贺呢?
祖新兄立即联系了老战友舒金龙、吴南山、王继先等兄长开始了组织活动。原珠湖农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3团)的黄庭辉等积极响应,80人已经联系上55人。看来年末,我将重回三监,看一看当年持枪三年的地方,看一看我所负责过的2号岗楼,回顾知青人生中的一段特殊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