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建巴斯夫的化工厂比在镇海的px
项目危害严重一万倍。若建成三峡以下长江沿岸省份和南水北调沿线省份都面临危险。呼喊社会关注!受威胁的省份有鄂,湘,赣,皖,浙,苏,鲁,豫,冀,京,津,上海,中国人口一大半啊!呼喊中纪委和最高检介入调查!
『MDI化工厂:三峡库区上的利剑』 http://t.cn/hBvtYd
近日国务院发改委已于近日批准巴斯夫在重庆建设年产40万吨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由于化工厂建在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三峡库区附近,引起人们对环境安全的争议。在国外,MDI化工项目一般都放在沿海,放在内陆的情况很少。化工本身就不适合放在偏远的内陆,因为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比较大。在水库附近建化工厂这在全球来说都是首例,况且这一事件的主角又是安全事故多发的巴斯夫。
MDI原料有毒性:硝基苯曾污染松花江水源
据绿色和平科学总部实验室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的毒性极强,且很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造出苯胺,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高度有毒化学品。硝基苯和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硝基苯正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而苯胺装置的爆炸更直接引发了这场环境灾难。至于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中导致18人伤亡的元凶。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巴斯夫被指环保"双重标准":在中国隐藏污染信息
2008年6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会,曝光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双重标准",并且称其上海巴斯夫工厂还存在超标排污嫌疑。指责该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执行"双重标准"。他们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信息发现,尽管没有相应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巴斯夫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都主动通过官方网站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和国外工厂的做法不同,巴斯夫在中国大陆的15家生产型独资、合资公司均未向公众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巴斯夫工厂前科多:发生多起化学泄露和爆炸事故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巴斯夫在环境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但企业一旦做大,就会有一批周边配套的供应链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和运输等企业建设起来,由于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上都会涉及到三峡这一敏感的区域,所以不能保证这些环节不会给三峡水域造成污染。据媒体报道巴斯夫其实也有很多化工事故的前科:2007年1月4日,巴斯夫在英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导致37人受伤;1998年6月7日,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也发生一起丙烯酸乙酯气体泄漏事故;2006年3月31日,该公司另一座位于上海金山的厂则又发生过一起泄漏;巴斯夫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厂还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
|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曾指出:长江沿线的化工项目本来就很多,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和三峡水库,则巴斯夫MDI项目要落户重庆也无不可。但正由于这个项目的所在地位于三峡水库上游靠近库围之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据翁立达介绍,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水文情势有所改变,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库内的水质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质保护现状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三峡水库上游是否能再容纳这样一个大型化工厂,很值得商榷。
|
|
|
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
|
|
|
三峡库区水质日益恶化,5-10月爆发水华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在三峡库区建设的多个污水处理厂,根本就没有除氮脱磷的技术,最终只能任由"水华"爆发,而且在爆发后也只是进行监测。这或许也是三峡库区支流"水华"肆意生长的原因之一。三峡成库以来,库区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水流缓慢,每秒流速多不超过0.01米。"流水不腐"效应失去后,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聚集到回水区聚集,遇到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自养型的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长繁殖,水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水华"现象。自三峡水库2003年初次蓄水后,"水华"现象更是长期存在。在三峡库区重庆段23条支流中,至少半数以上在每年的5月到10月,都会不同程度地爆发"水华"现象。
化工厂污水处理形同虚设,70%处理场不运行
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透露,国家为三峡水环境保护投入巨资修建污水处理厂,但效果有限。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年到库区去检查时发现,有接近70%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运行,或者只是偶尔运行。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
三峡库区地质脆弱,不适宜建化工厂
5•12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化工企业要对本企业进行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各个已建和新建的重大次生灾害源进行单因素的危险性分析。但三峡库区地质却令人堪忧: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在试验性蓄水以来,由于水位的提高,进一步诱发了库岸滑坡的地质灾害,对库区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专业设施造成了损毁。2009年1月8日《时代周报》报道:至2008年11月2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11月3日,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1000米长地段出现重大滑坡险情;2009年1月8日《南方周末》报道:三峡古城奉节新县城的23平方公里内,有54处滑坡、300多处高边坡,全县已经调查的灾害点已经超过800处。
|
|
|
|
"三峡应是重要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本来是不允许投资大型化工企业的"但库区情况比较特殊,重庆为三峡牺牲了很多,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比较突出,三峡库区的长寿已经变成一座重化工城。在长寿,偶尔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土生土长的长寿人能准确地指点出,醋酸厂和生物厂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在哪座山头上能闻到哪些工厂的气味。当地人说,如果有人不舒服,在长寿检查不出来,去重庆检查,至少就是癌。
|
|
|
直辖市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转移至库区
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为求发展,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按照"退城进园"的思路,重化工业陆续搬迁出主城区,为新兴的轿车业、电子制造业提供空间,而距离其一小时高速车程、下游的长寿化工园区正是转移的重点。长寿在三峡库区的头顶上,被人比喻为三峡的天灵盖。长寿要迎接三个大项目:500万吨年产能的重钢、40万吨年产能的巴斯夫、千万吨年产能的中石油炼油厂。化工园区所在的晏家镇,村民口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使长寿其他厂都垮了,就靠这三个项目,长寿经济也垮不了。
为发展经济三峡库区投资由紧到松
据重庆环保局公告,2009年底,环保部在渝组织召开了三峡库区化工、石化产业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要加快发展,赞成在三峡库区发展化工石化产业,但三峡库区化工发展必须高起点,并且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这次会议被总结为———为重庆市的化工、石化产业发展理清思路,也为
MDI项目及重庆炼油项目的审批创造了条件。根据重庆市2002年颁布的《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禁止在库区流域建设严重污染水体或对水体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项目。已经建设的,由环保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改造。但对什么样的企业对水体污染存在严重隐患,《条例》里并未指明,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业显然被有关部门认为不在此范围之内。
|
|
|
|
|
年轻的直辖市要发展经济,当地居民要改善生活,吸引更多的工厂进驻无可厚非,但在三峡库区建造一座产能巨大的MDI化工厂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重庆MDI项目万无一失、绝不会危及三峡和长江的生态。也许正如当地人所说的,这座化工厂就是悬在三峡库区"天灵盖"上的一把利剑。 |
|
巴斯夫是来自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巨头,它的产品从农药到特殊塑料。在中国,巴斯夫的工厂遍布上海、南京、广州、吉林。重庆MDI是巴斯夫瞄准中国西部市场的生产基地。巴斯夫在中国拥有30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从吉林到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上海、南京等地。这其中,MDI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MDI的化学名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它是合成聚氨酯的原料。聚氨酯的简写叫PU,它是都市女性几乎人手一个皮包的原料,也是户外旅行者登山鞋底的原料。
|
MDI原料有毒性:硝基苯曾污染松花江水源
据绿色和平科学总部实验室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的毒性极强,且很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造出苯胺,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高度有毒化学品。硝基苯和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硝基苯正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而苯胺装置的爆炸更直接引发了这场环境灾难。至于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中导致18人伤亡的元凶。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巴斯夫被指环保"双重标准":在中国隐藏污染信息
2008年6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会,曝光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双重标准",并且称其上海巴斯夫工厂还存在超标排污嫌疑。指责该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执行"双重标准"。他们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信息发现,尽管没有相应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巴斯夫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都主动通过官方网站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和国外工厂的做法不同,巴斯夫在中国大陆的15家生产型独资、合资公司均未向公众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巴斯夫工厂前科多:发生多起化学泄露和爆炸事故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巴斯夫在环境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但企业一旦做大,就会有一批周边配套的供应链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和运输等企业建设起来,由于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上都会涉及到三峡这一敏感的区域,所以不能保证这些环节不会给三峡水域造成污染。据媒体报道巴斯夫其实也有很多化工事故的前科:2007年1月4日,巴斯夫在英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导致37人受伤;1998年6月7日,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也发生一起丙烯酸乙酯气体泄漏事故;2006年3月31日,该公司另一座位于上海金山的厂则又发生过一起泄漏;巴斯夫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厂还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
|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曾指出:长江沿线的化工项目本来就很多,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和三峡水库,则巴斯夫MDI项目要落户重庆也无不可。但正由于这个项目的所在地位于三峡水库上游靠近库围之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据翁立达介绍,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水文情势有所改变,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库内的水质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质保护现状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三峡水库上游是否能再容纳这样一个大型化工厂,很值得商榷。
|
|
|
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
|
|
|
三峡库区水质日益恶化,5-10月爆发水华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在三峡库区建设的多个污水处理厂,根本就没有除氮脱磷的技术,最终只能任由"水华"爆发,而且在爆发后也只是进行监测。这或许也是三峡库区支流"水华"肆意生长的原因之一。三峡成库以来,库区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水流缓慢,每秒流速多不超过0.01米。"流水不腐"效应失去后,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聚集到回水区聚集,遇到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自养型的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长繁殖,水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水华"现象。自三峡水库2003年初次蓄水后,"水华"现象更是长期存在。在三峡库区重庆段23条支流中,至少半数以上在每年的5月到10月,都会不同程度地爆发"水华"现象。
化工厂污水处理形同虚设,70%处理场不运行
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透露,国家为三峡水环境保护投入巨资修建污水处理厂,但效果有限。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年到库区去检查时发现,有接近70%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运行,或者只是偶尔运行。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
三峡库区地质脆弱,不适宜建化工厂
5•12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化工企业要对本企业进行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各个已建和新建的重大次生灾害源进行单因素的危险性分析。但三峡库区地质却令人堪忧: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在试验性蓄水以来,由于水位的提高,进一步诱发了库岸滑坡的地质灾害,对库区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专业设施造成了损毁。2009年1月8日《时代周报》报道:至2008年11月2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11月3日,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1000米长地段出现重大滑坡险情;2009年1月8日《南方周末》报道:三峡古城奉节新县城的23平方公里内,有54处滑坡、300多处高边坡,全县已经调查的灾害点已经超过800处。
|
|
|
|
"三峡应是重要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本来是不允许投资大型化工企业的"但库区情况比较特殊,重庆为三峡牺牲了很多,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比较突出,三峡库区的长寿已经变成一座重化工城。在长寿,偶尔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土生土长的长寿人能准确地指点出,醋酸厂和生物厂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在哪座山头上能闻到哪些工厂的气味。当地人说,如果有人不舒服,在长寿检查不出来,去重庆检查,至少就是癌。
|
|
|
直辖市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转移至库区
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为求发展,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按照"退城进园"的思路,重化工业陆续搬迁出主城区,为新兴的轿车业、电子制造业提供空间,而距离其一小时高速车程、下游的长寿化工园区正是转移的重点。长寿在三峡库区的头顶上,被人比喻为三峡的天灵盖。长寿要迎接三个大项目:500万吨年产能的重钢、40万吨年产能的巴斯夫、千万吨年产能的中石油炼油厂。化工园区所在的晏家镇,村民口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使长寿其他厂都垮了,就靠这三个项目,长寿经济也垮不了。
为发展经济三峡库区投资由紧到松
据重庆环保局公告,2009年底,环保部在渝组织召开了三峡库区化工、石化产业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要加快发展,赞成在三峡库区发展化工石化产业,但三峡库区化工发展必须高起点,并且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这次会议被总结为———为重庆市的化工、石化产业发展理清思路,也为
MDI项目及重庆炼油项目的审批创造了条件。根据重庆市2002年颁布的《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禁止在库区流域建设严重污染水体或对水体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项目。已经建设的,由环保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改造。但对什么样的企业对水体污染存在严重隐患,《条例》里并未指明,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业显然被有关部门认为不在此范围之内。
|
|
|
|
|
年轻的直辖市要发展经济,当地居民要改善生活,吸引更多的工厂进驻无可厚非,但在三峡库区建造一座产能巨大的MDI化工厂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重庆MDI项目万无一失、绝不会危及三峡和长江的生态。也许正如当地人所说的,这座化工厂就是悬在三峡库区"天灵盖"上的一把利剑。 |
|
MDI原料有毒性:硝基苯曾污染松花江水源
据绿色和平科学总部实验室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的毒性极强,且很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造出苯胺,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高度有毒化学品。硝基苯和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硝基苯正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而苯胺装置的爆炸更直接引发了这场环境灾难。至于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中导致18人伤亡的元凶。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巴斯夫被指环保"双重标准":在中国隐藏污染信息
2008年6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会,曝光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双重标准",并且称其上海巴斯夫工厂还存在超标排污嫌疑。指责该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执行"双重标准"。他们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信息发现,尽管没有相应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巴斯夫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都主动通过官方网站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和国外工厂的做法不同,巴斯夫在中国大陆的15家生产型独资、合资公司均未向公众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巴斯夫工厂前科多:发生多起化学泄露和爆炸事故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巴斯夫在环境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但企业一旦做大,就会有一批周边配套的供应链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和运输等企业建设起来,由于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上都会涉及到三峡这一敏感的区域,所以不能保证这些环节不会给三峡水域造成污染。据媒体报道巴斯夫其实也有很多化工事故的前科:2007年1月4日,巴斯夫在英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导致37人受伤;1998年6月7日,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也发生一起丙烯酸乙酯气体泄漏事故;2006年3月31日,该公司另一座位于上海金山的厂则又发生过一起泄漏;巴斯夫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厂还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曾指出:长江沿线的化工项目本来就很多,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和三峡水库,则巴斯夫MDI项目要落户重庆也无不可。但正由于这个项目的所在地位于三峡水库上游靠近库围之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据翁立达介绍,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水文情势有所改变,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库内的水质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质保护现状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三峡水库上游是否能再容纳这样一个大型化工厂,很值得商榷。
三峡库区水质日益恶化,5-10月爆发水华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在三峡库区建设的多个污水处理厂,根本就没有除氮脱磷的技术,最终只能任由"水华"爆发,而且在爆发后也只是进行监测。这或许也是三峡库区支流"水华"肆意生长的原因之一。三峡成库以来,库区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水流缓慢,每秒流速多不超过0.01米。"流水不腐"效应失去后,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聚集到回水区聚集,遇到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自养型的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长繁殖,水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水华"现象。自三峡水库2003年初次蓄水后,"水华"现象更是长期存在。在三峡库区重庆段23条支流中,至少半数以上在每年的5月到10月,都会不同程度地爆发"水华"现象。
化工厂污水处理形同虚设,70%处理场不运行
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透露,国家为三峡水环境保护投入巨资修建污水处理厂,但效果有限。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年到库区去检查时发现,有接近70%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运行,或者只是偶尔运行。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
三峡库区地质脆弱,不适宜建化工厂
5•12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化工企业要对本企业进行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各个已建和新建的重大次生灾害源进行单因素的危险性分析。但三峡库区地质却令人堪忧: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在试验性蓄水以来,由于水位的提高,进一步诱发了库岸滑坡的地质灾害,对库区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专业设施造成了损毁。2009年1月8日《时代周报》报道:至2008年11月2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11月3日,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1000米长地段出现重大滑坡险情;2009年1月8日《南方周末》报道:三峡古城奉节新县城的23平方公里内,有54处滑坡、300多处高边坡,全县已经调查的灾害点已经超过800处。
直辖市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转移至库区
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为求发展,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按照"退城进园"的思路,重化工业陆续搬迁出主城区,为新兴的轿车业、电子制造业提供空间,而距离其一小时高速车程、下游的长寿化工园区正是转移的重点。长寿在三峡库区的头顶上,被人比喻为三峡的天灵盖。长寿要迎接三个大项目:500万吨年产能的重钢、40万吨年产能的巴斯夫、千万吨年产能的中石油炼油厂。化工园区所在的晏家镇,村民口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使长寿其他厂都垮了,就靠这三个项目,长寿经济也垮不了。
为发展经济三峡库区投资由紧到松
据重庆环保局公告,2009年底,环保部在渝组织召开了三峡库区化工、石化产业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要加快发展,赞成在三峡库区发展化工石化产业,但三峡库区化工发展必须高起点,并且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这次会议被总结为———为重庆市的化工、石化产业发展理清思路,也为
MDI项目及重庆炼油项目的审批创造了条件。根据重庆市2002年颁布的《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禁止在库区流域建设严重污染水体或对水体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项目。已经建设的,由环保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改造。但对什么样的企业对水体污染存在严重隐患,《条例》里并未指明,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业显然被有关部门认为不在此范围之内。
年轻的直辖市要发展经济,当地居民要改善生活,吸引更多的工厂进驻无可厚非,但在三峡库区建造一座产能巨大的MDI化工厂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重庆MDI项目万无一失、绝不会危及三峡和长江的生态。也许正如当地人所说的,这座化工厂就是悬在三峡库区"天灵盖"上的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