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唐福珍事件三周年。读我三年前的文章,实在不是滋味。当时为此的北大五教授上书已成往事。有关责任人未被追究,草民的生命更加是那样不被人重视,记者们现在对拆迁死亡一个人都没有了新闻的激动。下届政府的方针已定,城镇化掩盖下的土地财政将继续发扬,任重道远啊!
唐福珍女士是拆迁的最后一位受害人吗?

昨天到今天,围绕成都惨案,我先后三篇短文发表我的观点,屡遭被锁定的待遇。其中在《因唐福珍女士之死给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公开信》里我迫切的希望“唐福珍女士是拆迁的最后一位受害人”。然而我也也知道这可能是个梦。但是,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历史,梦想成真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这次因唐福珍女士之死暴露了祸害社会已有20年的“拆迁”的狰狞一面,给社会带来极大的震动,我此前对以拆违代替拆迁的非法性有多篇文章予以评论,也有专著《违法建筑处理实务》加以深入研究。唐福珍女士之死,我想高层不可能一无所知,也不会没有动作。其前景就看是否真的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把公平正义放在第一位,认真处理此事。其标志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1.是否丢卒保车把个区城管局长当作现场指挥人员顶缸?
2.是否认定这次以拆违代替拆迁的非法性,而不是“依法强制”?
3.是否肯定公民的生命重于工程进度,进而整治那些“合法”或非法的暴力拆迁?
4.是否停止祸国殃民的土地储备制度为代表的土地财政?
5.是否举一反三推进民主来落实民众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自卫权,从而将权力关进笼子,真正为民所用?
如果上述没有明确的进展,那今天我们为唐福珍女士之死仅仅是痛惜,没有实际的动作,明天就可能有张福珍,后天就还可能有李福珍。
拆迁:公民行使防卫权,依然任重而道远!